北宋王朝建国以后,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,对官僚贵族采取了特别优厚的政策,使得官僚集团迅速膨胀,真宗时官员还不足万人,但仁宗时已增至一万七千人,正是因为“宋制禄之厚”“宋恩荫之滥”的政策,让北宋官员享受了国家优厚的俸禄,不仅造成了财政的赤字,也导致了政治的腐败,不少官员很不称职,人浮于事,这也引起了一部分有志之士的担忧和愤责,包拯便是其一。
包拯看见有些官员毫无责任心,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处于偷安混日子的状态,他在《请选河北知州》的奏折中指出:“但能增饰厨传,迎送使人及曲奉过客,便为称职,则美誉日闻;若稍异于此,则谤议纷然,往往因此降黜者有之。”他认为这种政风极不正常,朝廷若在这样的政风笼罩下,行政效率如何,便可想而知了,为此包拯深感忧虑。
还有些官员的想法是只要自已没有犯错误就行了,宰相宋庠也在其列,包拯对这种人尤其反感,称他们是“苟且之辈”, 在《弹宋庠》一文中,包拯指责宰相宋庠“殊无建明,略效补报,而但阴拱持禄,窃位素餐,安处洋洋,以为得策”。包拯认为这种“太平官”的行为极为可耻,建议仁宗皇帝“执政大臣与国同体,不能尽心竭节,为然树立,是谓之过,宜当乎黜”。
更有甚者,有些官员自己不干事,还反对别人干事,“阴拱循默,持禄取容,妒忌贤能,以一己为计者”,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,当然是为了自保,自己的禄位固然是保住了,但政务不能及时处理,国家的损失就更大了。
朝廷里还存在一部分官员年龄大了,精力衰竭,却不肯遵守“七十致仕”的规定退休,这不仅影响了行政机制的正常运作,也降低了行政效率,包拯认为这也是一种“弊风”,“缙绅之间,贪冒相尚,但顾子孙之计,殊愆羞恶之心”,他们千方百计想延长一些在位的时间,“驰末景于桑榆,负厚颜于钟漏,不知其过,自以为得”。为了纠正这种现象,包拯特上了一本《论百官致仕》疏,请求皇上下令御史台将文武官员的“班簿”细加检查,发现年及七十的,就“讽其致仕”,如三几天内还不自觉申请,就采取强制措施,“自朝廷降令致仕”,这样做,也许太严厉了,但其本意是“稍遏趋营之弊,颇敦廉耻之风”。
为官一任就应造福一方。在其位就要谋其政,精其政,成其政,包拯治庸问责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官员更好的履职,提高效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