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对于现代人来说,可有可无,但至于古人而言,却是饮水之源。常言道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如今在安徽的合肥、池州、广东的肇庆等地均保存着一口口千年古井,这是北宋清官包拯为民创造的福祉,千百年来一直浸润着百姓的心田。
为治瘴凿井
康定元年(1040),包拯出任广东肇庆(古称端州)知州,因当时居民长年饮用不洁净的西江水,使得瘟疫、疾病时常发生,包拯到任后便带领当地群众在城区开挖七口井,这七口井如同天上的北斗七星撒落在端州城内,不仅让老百姓喝上了干净卫生的井水,也彻底杜绝了瘟疫的发生,端州百姓感激包公将这七口井称之为包公井。包拯在端州为民挖井,在历代见闻札记中,屡见记述且颇为详尽。据元末明初郡人董源《义井记》记载:包公所凿之井有七:“一在府治内,后人以其水清冽比公之介,名之曰包公井,距府治岳庙旁则其第二井也,其三在县学前街南,俗谓之义井,其四在分司巷口。其五在广济仓右。自广济而转城北而复主帅堂之前,其第七井也。”如今,随着时代更迭,斗转星移,七口井只剩下 两三口。
为师生掘井
皇祐五年(1053)年,包拯回到了桑梓地庐州任地方官,当时的庐州孔庙(在今天蒙城路原合肥四中老校址内),既是供奉孔子的庙堂,又是庐州的最高学府,由于学府是新建的,设施不全,师生们得去远处取水饮用,生活很是不方便。包公了解情况后,特意为他们挖掘了一口水井,不仅方便了师生,也表明他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,莘莘学子无不饮用这井里的水,大家亲切的呼之为“包公井”。 嘉庆年间人们把此井绘制在《学宫图》上,并收录到《合肥县志》里,流传至今。
为民生挖井
至和二年(1054),包拯接任池州知府。第二年因天久旱无雨,百姓饮水十分困难,于是包拯便命衙役破土掘井,为了方便百姓能及时取水,减少纠纷,包拯想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四眼井,井盖上有四个圆口,四个人可以同时汲水。元代的时候,该井废湮,明朝正统二年(1437)池州太守叶恩,重修此井,命名为包公井,为其建石栏护井,并立碑记述:“井无处不有,而公所凿,特系其姓,阅数百年而不易者岂以哉”清光绪二年(1876),池州知府李宗煝在井旁立了“包公井”三个楷书大字的井碑,直至解放后,在城关粮站院内的这口四眼井依旧保存完好。
廉泉井
在合肥包公祠内,有一口古井名曰廉泉井。晚清大臣李鸿章侄孙李国蘅曾为此井撰文《香花墩井亭记》,文中记述了昔日一太守游览包公祠,喝此井水,头疼不止,后得知太守是个赃官,才有此报应,李国蘅曰“不廉者,饮此头痛欤”,故名廉泉井,此井在包公祠内,虽非包公所挖,但后人为纪念包公,亦称为“包公井”,当年李国蘅应包家后代之请为这口井修了亭子,作为一“景”流传至今。
“井之情兮公之洁,水之清兮公之冽。”,这一口口清澈可鉴、甘洌无比的包公井,见证着千年的历史沧桑,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,承载着包拯关心百姓疾苦,一心为民的丰功伟绩,百姓对包公掘井惠民的敬仰之情也犹如这口口包公井,千年不竭,永不干涸。(包公园:卢萍)